我的世界观察日记:当我在深夜遇见血肉领主
凌晨三点十七分,咖啡杯底结着褐色残渣。我第无数次后悔没在背包里多带两组火把——此刻正蜷缩在废弃矿井的拐角,听着黏腻的蠕动声从岩壁渗出。这是我在我的世界生存模式第37天,也是第一次亲眼见证传说中的血肉领主(Flesh Lord)。
一、初见:比传说更荒诞的现实
教科书般的相遇总是发生在意外时刻。当我在矿道铺设铁轨时,突然听见类似湿毛巾拍打地面的声响。转身就看见它从地缝里挤出来:三米高的肉粉色柱状体,表面布满类似静脉的蓝色纹路,顶端裂开十字形口器,滴落的黏液让石砖腐蚀出蜂窝状孔洞。
- 移动方式:像融化的蜡像般滑动,但遇到障碍物时会突然弹射
- 环境改造:途经处会留下持续30秒的「腐败地表」,降低移动速度
- 视觉冲击:比末影龙更掉san值的存在,尤其当它用口器吮吸僵尸的时候
二、生存手册不会告诉你的细节
我躲在苔石墙后疯狂翻wiki,发现关于这个生物的记录少得可怜。直到天亮前那场追逐战,才用命换来几条关键情报:
行为模式 | 优先攻击带血腥味的生物(受伤的玩家/动物) |
弱点 | 火焰能造成三倍伤害,但会触发狂暴状态 |
战利品 | 掉落物「再生肉块」会随机改变食用者的饱食度 |
最要命的是发现——这玩意儿会跨维度追踪。当我逃回主世界以为安全时,半夜听见屋顶传来熟悉的蠕动声。它居然顺着我挖矿的通道,从下界慢慢「挤」过来了。
2.1 那些用死亡验证的冷知识
- 被吞噬时屏幕会蒙上血色滤镜,持续到下次日出
- 在它面前吃烤肉排会立刻进入仇恨列表
- 用命名牌改成「晚餐」后,它的移动速度会反常地降低
三、非典型共生实验记录
第4次复活后我放弃了硬刚,转而尝试驯服(或者说互相利用)。在它游荡到沼泽区时,我做了个疯狂决定——往水里倒了二十桶鸡血。效果立竿见影:
- 第一天:它盘踞在血池中央,生成速度加快50%
- 第三天:开始主动攻击靠近的溺尸,但会放过我驯养的狗
- 第七天:意外发现它能像信标那样提供「生命恢复Ⅰ」效果
代价是我的沼泽小屋永远飘着铁锈味,而且每次上线都得先处理卡在墙里的肉须。有次忘记补充血池,醒来发现它正用口器轻轻敲打我的床——这大概算另类的晨间闹钟?
四、关于生成机制的推测
结合《生物群系异常报告》和三次作死测试,基本可以确定:
触发条件 | 在Y<30的封闭空间累计击杀200只敌对生物 |
位置判定 | 优先选择有液体(水/岩浆)的阴暗角落 |
特殊机制 | 月相会影响它的攻击欲望,满月时格外活跃 |
最诡异的发现在于:有次我故意在创造模式清空区块,它消失前居然在聊天栏留下了乱码。后来用base64解码,得到一句「the flesh is willing」——这行文字现在仍刻在我基地的告示牌上。
窗外鸟叫打断了思绪,晨光透过窗帘缝在地板上切出金线。保存游戏时突然想到,或许每个玩家都会在某个存档里,遇见专属于自己的那个不可名状的「室友」吧。咖啡机开始咕噜作响,而屏幕里的血肉领主正安静地泡在血池中,随着我的退出键按下,缓缓沉入黑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