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我的世界阿阳小粉丝叫什么”这件事儿
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屏幕右下角闪烁的输入光标,突然想起白天刷到的一条弹幕:"阿阳的小粉丝到底叫啥啊?"——这个问题像块牛皮糖似的黏在脑子里。作为一个从2016年就开始追阿阳直播的老观众,我翻着抽屉里发霉的周边,突然意识到这事儿还真没个标准答案。

那些年我们自封的称号

最早在斗鱼时期,阿阳的观众群还没形成固定称呼。记得有次直播时有人刷"阳仔护卫队",结果被阿阳笑着吐槽:"太中二了吧!"后来随着《我的世界》建筑大赛系列爆火,弹幕里开始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称呼:

  • 阳顶天(源自某次建筑作品命名梗)
  • 小太阳(2018年生日会应援tag)
  • 方块特工队(某期间谍地图的衍生梗)

最离谱的是有段时间流行叫"阳间人",因为阿阳总在深夜直播。这个称呼后来被本人紧急叫停:"大半夜的别整这么瘆人行吗?"

官方认证的转折点

2019年7月那次百万粉丝纪念直播改变了一切。阿阳在红石音乐背景里突然正经起来:"以后咱们就叫'阳光'吧,简单好记。"当时弹幕炸出满屏的向日葵表情——这个命名现在看还挺有先见之明,后来他的粉丝群确实像向日葵似的,永远朝着创意和快乐转。

时期 常用称呼 典型特征
2016-2018 无固定名称 建筑大赛梗居多
2019-2021 阳光 开始有线下聚会
2022至今 阳光/阳离子 二创文化爆发期

关于"阳离子"的意外走红

去年化学系粉丝在科普视频里玩梗,把阿阳比作原子核,粉丝是围绕运转的电子。这个科学梗莫名戳中笑点,现在游戏区经常能看到"阳离子前来报到"的弹幕。虽然不算官方称呼,但阿阳在直播时也会配合着说"今天阳离子浓度超标啊"。

为什么粉丝名称这么重要?

凌晨三点十七分,咖啡杯底积着褐色残渣。我突然理解了这个看似无聊的问题背后,藏着社区文化的生长轨迹。就像《游戏研究》(Game Studies)期刊里提到的,玩家群体的自称往往承载着:

  • 共同记忆的锚点
  • 群体边界的标记
  • 创意表达的载体

去年成都线下见面会,有个穿自制"阳离子"T恤的姑娘跟我说:"每次在机场看到有人背包上别着阳光徽章,就会忍不住去认亲。"这种瞬间,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说明一个称呼的温度。

窗外开始有鸟叫了,屏幕光照亮桌角那个掉漆的限量版苦力怕手办——2017年阿阳第一次办抽奖送的。想起他最近在视频里说:"别管叫什么,来了就是自己人。"可能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