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从快递盒里拿出这台二手iPhone XS Max时,我下意识用衬衫下摆擦了擦屏幕——没办法,当年发布会上那个「迄今最大最清晰的iPhone屏幕」的形容太让人印象深刻了。作为2018年发布的旗舰机,这块6.5英寸OLED屏放到2023年还能打吗?我决定拿它和手头的几部手机好好较量较量。

初见印象:这屏占比现在看依然能打

点亮屏幕的瞬间,熟悉的「刘海」还是让我恍惚了一下。不过四周边框控制得确实漂亮,特别是对比我抽屉里吃灰的iPhone 8 Plus,上下边框收窄了差不多三分之一。把XS Max和2020年的iPhone 12 Pro Max摆在一起时,发现苹果在屏占比上的进化比想象中克制,三年时间边框只变窄了1毫米左右。

日光下的生存考验

我习惯把手机亮度调到最高去阳台试机。正午12点的太阳底下,XS Max的625尼特峰值亮度确实有点吃力,刷微博时得用手遮着屏幕才能看清内容。不过对比2017年的iPhone X,它的自动亮度调节明显更聪明,从室内走到户外时屏幕增亮的过程更顺滑。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机型 手动最大亮度 激发亮度 阳光可视性
    iPhone XS Max 625尼特 中等
    Galaxy Note9 604尼特 710尼特 良好
    iPhone 14 Pro Max 1000尼特 2000尼特 优秀

    色彩玄学:眼见不一定为实

    打开相册里保存的4K美食视频,三文鱼刺身的油脂光泽在XS Max上确实诱人。不过和iPad Pro的Liquid视网膜屏对比时,能感觉到XS Max的红色稍显含蓄。查资料发现这代屏幕支持P3广色域但不支持HDR10,在看Netflix时遇到暗场场景,黑衣人轮廓会有点糊成一片。

    • 色准表现:平均ΔE=1.8(DisplayMate测试数据)
    • 色温偏好:默认模式下偏暖,关闭原彩显示后更接近真实
    • 可视角度:侧看30度出现轻微泛白

    烧屏风险实测

    这台二手机的前任主人显然是个重度用户,状态栏位置隐约能看到电量图标的残影。连续显示纯白画面五分钟后,烧屏痕迹变得肉眼可见。不过日常使用中只要不长时间固定显示静态内容,倒也不会太影响观感。

    触控玄机:3D Touch的绝唱

    用力按压相机图标弹出快捷菜单时,那种真实的「按下去」的触感让人上瘾。对比后来取消压力感应的iPhone 11系列,XS Max的震动反馈明显更有层次感。玩吃鸡游戏时重按开枪的设计,现在用着反而觉得有点费手指。

    交互方式 XS Max iPhone 11
    压力感应层级 3级
    触控采样率 120Hz 120Hz

    护眼与否:深夜刷机亲测

    凌晨两点关灯刷淘宝,打开原彩显示后屏幕确实没那么刺眼了。不过PWM调光在低亮度下的频闪还是让眼睛容易发酸,建议搭配夜览模式使用。对比现在流行的DC调光机型,XS Max的暗光舒适度只能算及格。

    测试完所有项目准备收工时,发现XS Max的电量还剩37%。这个续航表现在当年算得上惊艳,不过现在带着它出门的话,充电宝还是得乖乖揣在兜里。阳光斜照在微微泛黄的屏幕上,那些关于屏幕技术的争论突然变得不再重要——能让人安心用上五年的显示效果,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