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DOTA类海战游戏中(如《DOTA 2》自定义地图或类似玩法),船只的特性(如射程、机动性、技能组合、防御/输出能力)会直接影响战术选择。以下是基于不同特性的攻防策略框架:
一、根据船只类型分类策略
1. 高防御/坦克型船只(如战列舰、装甲舰)
进攻策略:
前排推进:利用高护甲/血量吸收火力,掩护后排输出推进。
强开团控场:搭配控制技能(如范围眩晕、减速)强行开团,为队友创造输出环境。
防守策略:
卡位阻挡:利用体积阻挡敌方突进单位,保护己方核心。
反手控制:在敌方切入时用技能反打,配合队友集火。
2. 高爆发/远程输出型船只(如炮舰、舰)
进攻策略:
集火秒杀:优先锁定敌方脆皮核心(如治疗舰、后排输出),配合队友技能快速击杀。
火力压制:利用射程优势远程消耗,逼迫敌方后撤或放弃资源点。
防守策略:
塔下防守:依托防御塔射程优势,清理兵线并消耗敌方血量。
交叉火力站位:分散站位形成交叉火力网,避免被AOE技能覆盖。
3. 高机动/刺客型船只(如快艇、艇)
进攻策略:
侧翼突袭:绕后切入敌方后排,优先击杀关键辅助或输出。
骚扰断线:利用机动性切断敌方补给线或干扰资源点采集。
防守策略:
快速支援:凭借高移速支援被攻击的队友或据点。
诱敌分兵:佯装暴露破绽,引诱敌方追击后反包围。
4. 辅助/功能型船只(如维修舰、侦察舰)
进攻策略:
视野压制:提前布置侦查技能(如照明弹、雷达),掌握敌方动向。
BUFF强化:为队友提供加速、护盾等增益,提升推进效率。
防守策略:
治疗续航:持续回复队友血量,拖延敌方进攻节奏。
反隐反制:针对敌方隐身单位布置反隐手段(如真视)。
二、根据技能特性制定战术
范围控制技能(如漩涡、冰冻领域):
进攻:在狭窄海域或敌方聚集时释放,配合AOE输出。
防守:封堵敌方必经航道,阻止追击或强推。
单体爆发技能(如齐射、穿透炮击):
进攻:集火秒杀关键目标(如敌方核心输出)。
防守:优先击杀敌方突进单位,保护己方后排。
位移/加速技能(如涡轮增压、闪现锚):
进攻:快速切入战场或追击残血敌人。
防守:紧急脱离战场或调整阵型。
三、环境与资源联动策略
1. 地形利用:
狭窄海域:坦克船只堵口,配合范围技能封锁。
开阔海域:远程船只分散站位,避免被AOE覆盖。
2. 资源点争夺:
高机动船只抢夺金币/弹药箱,坦克船只驻守据点。
辅助船只优先获取BUFF(如攻击强化、视野增强)。
四、克制关系与阵容搭配
敌方多脆皮 → 优先选择高爆发刺客+远程输出。
敌方多坦克 → 选择百分比伤害/破甲技能船只(如、穿甲炮)。
敌方高机动 → 搭配控制链(眩晕+减速)限制移动。
五、实战案例
进攻案例:战列舰(坦克)顶前吸收伤害,维修舰提供护盾,炮舰远程输出,快艇绕后切敌方辅助。
防守案例:侦察舰布置视野,艇埋伏在侧翼航道,战列舰吸引火力后反手开团控场。
通过以上策略,可最大化船只特性优势,同时弥补团队短板。实际对局中需根据敌方阵容动态调整,例如优先击杀威胁最大的单位或转换攻防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