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GPS定位

  • 无需网络:纯GPS定位依赖卫星信号,无需Wi-Fi或移动数据。
  • 局限性:在室内或高楼区域可能信号弱,定位速度较慢(尤其在冷启动时)。
  • 辅助GPS(AGPS):需网络(Wi-Fi或移动数据)下载星历数据,加速卫星定位。
  • 2. 网络定位(Wi-Fi/移动数据)

  • Wi-Fi定位:扫描附近Wi-Fi热点,结合Google数据库确定位置,需联网(Wi-Fi或移动数据均可)。
  • 移动网络定位:通过基站三角测量估算位置,需SIM卡信号(无需流量,但需开启移动网络)。
  • 适用场景:室内或GPS信号弱时,网络定位可补充精度。
  • 3. 混合定位模式

  • 高精度模式(GPS+网络):同时使用GPS、Wi-Fi和移动数据,定位最快最准,需至少一种网络连接。
  • 节电模式(仅网络):依赖Wi-Fi/移动数据定位,无需GPS,精度较低但省电。
  • 仅设备模式(仅GPS):无需网络,但定位速度慢,室内可能失效。
  • 4. 实际应用场景

  • 无网络环境:仅GPS可用,适合户外导航(需提前下载离线地图)。
  • 仅有Wi-Fi:可完成网络定位(如室内地图),需互联网访问。
  • 仅有移动数据:基站定位或AGPS辅助,可能消耗少量流量。
  • 5. 用户设置与费用

  • 数据费用:网络定位流量极小,但实时导航需下载地图数据(建议用Wi-Fi节省流量)。
  • 系统设置:在「位置服务」中选择模式,平衡精度与能耗。
  • Wi-Fi或移动数据均可用于辅助定位,提高速度和精度,尤其在室内。
  • 纯GPS无需网络,但需考虑环境信号。
  • 最佳实践:开启高精度模式(Wi-Fi+移动数据+GPS),确保快速精准定位;无网络时依赖GPS+离线地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