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老师的罪行》是一款以校园悬疑为主题的多结局叙事游戏,玩家的选择会通过关键剧情分支影响最终结局。以下是主要剧情分支及其对结局的影响分析:
一、核心冲突分支
1. 证据收集完整性(第三章)
选择调查实验室电脑会解锁化学试剂滥用证据
检查图书馆档案可发现前任学生失踪报告
完整证据链将开启法庭辩论结局线
2. 关键证人的选择(第五章)
保护目击学生小林将触发证人保护程序
向记者爆料会导致证据被提前曝光
不同选择影响终章证据的可信度等级
二、道德抉择分支
1. 真相与名誉的权衡(第七章)
接受校方封口协议进入"沉默的共犯"结局
坚持举报但证据不足走向"殉道者"结局
找到第三条证据链可触发隐藏谈判剧情
2. 关键对决时刻(终章前夜)
武力对峙可能导向正当防卫判决
心理博弈选项影响老师自白的完整性
录音设备准备状态决定庭审翻盘可能性
三、隐藏机制影响
1. 信任度系统
与班主任的对话选择累积信任值
80+信任值可解锁自首剧情分支
负值将激活"替罪羊"反转结局
2. 时间管理机制
前四章调查时间分配影响:
实验室权限获取速度
监控录像覆盖周期
关键证物保存状态
四、六大结局走向
1. 正义裁决结局(需达成):
关键证据完整度≥90%
保护3个以上关键证人
在终章辩论选择理性指控
2. 深渊共谋结局:
接受两次以上校方交易
关键证据故意遗漏≥2处
触发权力结构保护机制
3. 悲剧循环结局:
武力解决导致证据链断裂
重要证人死亡≥2人
系统生成新的"完美犯罪"档案
4. 真相迷雾结局:
证据收集度60-80%
证人证言存在矛盾
法院判决出现"真伪不明"裁定
5. 觉醒者结局(隐藏):
发现20年前相似案件卷宗
与退休老教师完成全部对话
触发教育改革请愿书事件
6. 数据幽灵结局(科技线):
优先选择电子设备调查
破解校长室加密服务器
生成AI推理模型替代庭审
五、分支联动机制
游戏采用「蝴蝶效应2.0」系统:
第二章的实验室密码选择影响第六章监控录像清晰度
第四章食堂对话选项关联终章物证检测速度
前五章累计有3次以上深夜调查将激活「过度执着」DEBUFF
建议玩家在二周目时:
1. 优先建立电子证据链
2. 保持与多个NPC的均衡好感度
3. 在第六章前完成所有环境调查
4. 注意系统自动生成的新闻简报内容变化
这个网状叙事结构通过17个关键决策点和83个微选择,构建出超过40小时的真实调查体验,每个结局都包含独特的后日谈彩蛋,揭示日本教育体系的不同侧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