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看到有人在问:「给iPhone充电时要不要摘下手机壳?」「第三方保护壳会不会伤电池?」作为一个用了十年iPhone的老用户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。
原装保护壳的「隐藏技能」
苹果官网的「iPhone电池与性能」文档里其实藏着关键线索:官方建议充电时保持设备良好散热。我拆过几个原装保护壳,发现它们的内部结构确实讲究——
- 硅胶款在镜头区域有专门的镂空设计
- 透明壳边缘比普通硬壳薄0.3毫米
- 所有原装壳都通过MFi认证的导热测试
原装 vs 第三方保护壳充电对比
原装保护壳 | 第三方保护壳 | |
充电发热量 | 42℃ | 48-55℃ |
快充支持 | 全功率 | 部分降频 |
无线充兼容性 | 100%适配 | 70%机型需调整位置 |
那些年我踩过的坑
去年用某网红磁吸壳,边充电边视频通话时手机直接过热关机。后来用红外测温仪测了下,带壳充电时背板温度比裸机高6℃。苹果天才吧的工程师悄悄告诉我,他们维修时遇到最多的电池问题,都和使用过厚的防摔壳有关。
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
不过也别急着扔掉非原装壳,关键要看使用场景:
- 普通充电(18W以下)时,第三方薄壳影响不大
- MagSafe无线充电建议用原装磁吸壳
- 游戏或视频通话时最好摘壳
前阵子看《IEEE消费电子学报》有篇论文提到,持续高温会使锂电池容量每年多损耗2.3%。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同事的iPhone 12 Pro Max用厚重防摔壳两年,电池健康只剩78%,而我的同款机型还有89%。
几个实用小技巧
- 充电时把手机屏幕朝下放,散热更好
- 定期用酒精棉片清洁充电口和壳内灰尘
- 超过35℃的环境尽量用有线充电
说到底,保护壳就像手机的衣裳,既要好看更要透气。下次给手机充电时,不妨摸摸它的后背——如果感觉温温热热,可能就是该让手机「脱外套」的信号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