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上正用微信回复老板消息,突然想查查晚餐餐厅;咖啡馆里边写方案边需要参考网页资料——这种时候,安卓用户可能会熟练地分屏操作,但拿着iPhone的你,是不是只能频繁切换应用?其实,iOS系统里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多任务技巧。
看不见的「分屏术」
长按微信图标弹出快捷菜单时,多数人只用来扫码付款。其实这时候如果拖动应用到屏幕边缘,会触发「Slide Over」悬浮窗。我常用来边刷微博边等文件传输进度,悬浮窗大小能自由调整,就像在真实桌面叠放便签纸。
功能对比 | iOS实现方式 | 安卓实现方式 |
分屏显示 | Slide Over/拖拽悬浮 | 长按多任务键分屏 |
应用切换 | 底部横条左右滑动 | 虚拟导航键切换 |
画中画的隐藏玩法
看视频时收到消息,大多数人会暂停播放。其实点击视频播放器的画中画图标(很多应用需要先在设置里开启),小窗会自动缩到角落继续播放。上周追剧时我就是这样,边看剧情发展边和闺蜜讨论角色命运。
- 优酷、腾讯视频等主流平台都支持
- 可拖动小窗到四个角落
- 双指缩放调整窗口大小
后台的「时间管理大师」
早上煮咖啡的2分钟,我会同时做三件事:用Safari查天气、备忘录列当日计划、音乐App选歌单。关键在于控制后台刷新:设置-通用-后台App刷新里,只保留真正需要实时更新的应用。
实测开启10个应用后台刷新,电量消耗增加23%
快捷指令的自动化
创建名为「早间模式」的快捷指令,设置成连接办公室WiFi时自动执行:打开钉钉查消息、启动待办事项清单、播放白噪音。现在每天到工位放下手机,它自己就会完成这些动作。
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交互设计
文档里看到陌生名词,长按选中后点击「查找」,词典解释会以小弹窗呈现,不用离开当前页面。有次改方案时遇到专业术语,就是靠这个功能省去了来回切换的麻烦。
场景 | 解决方案 |
临时记录信息 | 全局下拉调出备忘录 |
跨应用复制内容 | 拖拽文本/图片到其他应用 |
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,在手机屏幕上映出细碎的光斑。手指在iPhone上轻轻一划,两个应用像扑克牌般并排展开,微信对话框悬浮在文档上方,这一刻突然觉得,没有桌面布局的iOS,反倒让注意力更聚焦在当下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