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础功能覆盖够用吗?
很多游客落地台湾打开苹果地图时会发现,首页直接显示着捷运、公交、火车的查询入口。从台北到高雄,只要输入目的地,系统会自动推荐步行+轨道交通的组合方案。比如从台北车站到象山,会优先建议搭板南线转信义线,同时标注各站点的电梯位置。
目前支持的交通类型包括:
- 台北捷运6条线路(含文湖线、松山新店线等)
- 高雄捷运红/橘双线
- 台铁纵贯线、宜兰线等主干线路
- 市区公交车(含台北、台中、高雄)
二、日常使用体验如何?
实际使用时最明显的感受是界面清爽。导航过程中会出现与实景高度相似的虚拟指示牌,比如在台北车站转乘时会显示蓝底白字的「往淡水方向」标识,和月台吊挂的实体指引完全一致。不过遇到施工改道时,偶尔会出现已撤销的公交站点仍显示在路线中的情况。
这些小细节要注意:
- 预估时间误差约3-5分钟,比实际乘车多预留时间更保险
- 公交车到站提醒偶尔延迟,建议搭配ibus公路客运APP交叉确认
- 部分偏远地区站点(如平溪线某些小站)尚未收录班次信息
三、和其他地图对比谁更实用?
功能维度 | 苹果地图 | Google地图 | 某德地图 |
实时交通 | ✅红黄绿路况显示 | ✅含事故通报 | ✅拥堵预测 |
站内导航 | ✅3D立体指引 | ❌平面图为主 | ✅AR实景导航 |
末班车提醒 | ⏰仅显示时刻 | ⏰震动+语音 | ⏰倒数计时器 |
多语言支持 | 中英双语 | 12种语言 | 简体中文 |
在高雄使用时就发现,苹果地图对轻轨站点的出入口标注比Google更清晰,但查询美丽岛站美食时,Google显示45家餐厅评分,苹果只列了12家。
四、给不同旅行者的建议
如果是暴走打卡型游客,苹果地图+手机钱包绑定悠游卡就够用。但需要深度探索巷弄美食的话,建议安装生活行APP查餐厅评价,再用苹果地图导航过去。
碰到下雨天赶时间,直接在苹果地图里叫台湾大车队的出租车也挺方便。系统会自动计算预估车资,从台北101到松山机场显示约NT$220,和实际打表价格基本吻合。
捷运车厢里的阿伯凑过来看了眼我的导航路线,笑着用闽南语说:「这地图连我们本地人都在用啦!」窗外掠过圆山大饭店的红色飞檐,手机上的小蓝点正平稳划过民权西路站的天桥图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