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和朋友在咖啡馆拍完照,小张举着手机嚷嚷:"这合照怎么传给你们啊?"话没说完,我的手机已经弹出接收提醒——用AirDrop传文件就是这么神奇。作为从iPhone 5s时代就开始用这个功能的"老司机"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藏在控制中心里的传输利器。
准备工作要做好
打开AirDrop前,记得先做好这两个设定:
- 蓝牙和WiFi必须同时开启(就算没连接WiFi网络)
- 在设置-通用-隔空投送里选择接收范围:
「仅限联系人」更安全,「所有人」适合临时传输
设备型号兼容表
支持机型 | 最低系统要求 |
iPhone 5及以上 | iOS 7 |
iPad第4代及以上 | iPadOS 13 |
iPod touch第5代 | iOS 12 |
实战操作四部曲
发送篇
上周帮同事传工作文档,她全程瞪大眼睛看作:
- 打开要发送的照片/文件
- 点分享按钮(那个小方框带箭头的图标)
- 在设备列表里选择对方的蓝色头像
- 等着看对方手机弹出接收提示
接收篇
第一次用可能会被突然弹出的窗口吓到,其实特别简单:
- 收到请求时屏幕会亮起
- 选择接受自动保存到相册/文件app
- 点拒绝也不会让对方难堪
对比传统传输方式
方式 | 传输速度 | 画质压缩 | 需要网络 |
AirDrop | 30MB/s | 无 | 不需要 |
蓝牙传输 | 2MB/s | 有 | 不需要 |
微信发送 | 视网络而定 | 严重压缩 | 需要 |
老用户才知道的隐藏技巧
闺蜜聚会时,我总爱炫这几个实用操作:
- 长按控制中心的网络设置块,能快速开启AirDrop
- 批量选择50张照片也能一次性发送
- 传送网页时,直接分享整个页面而不是截图
- 备忘录里的手写笔记也能无损传输
常见问题应急指南
刚开始用难免会碰到些小状况,记住这几个万能解法:
- 搜不到对方设备?检查是否都关闭了个人热点
- 传输卡在50%?让接收方解锁手机屏幕
- 安卓朋友要文件?可以先用AirDrop传到自己手机再转发
安全须知不能忘
虽然方便,但在商场等公共场所要注意:
- 及时关闭「所有人」可见模式
- 收到陌生设备发来的文件要警惕
- 传输敏感资料建议用「仅限联系人」模式
参考苹果官方《iOS使用手册》和《AirDrop技术白皮书》,其实这个功能还有很多有趣的玩法。下次看到朋友在相册里划拉半天找发送按钮时,记得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看。对了,听说现在星巴克里用AirDrop传号码的新潮搭讪方式,你要不要试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