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地铁上总看到有人对着手机屏幕"自言自语",凑近一看才发现是在用语音转文字聊天。作为iPhone老用户,我决定好好研究下自带的九宫格输入法里这个功能到底靠不靠谱。

基础体验:够用但不算惊艳

长按键盘左下角的麦克风图标就能启动语音输入,这点和全键盘模式完全一致。识别速度倒是挺快——说完话大概1秒左右文字就跳出来了。不过有次我在星巴克点单时试用,背景音乐里的爵士鼓点让手机把"冰美式"听成了"兵没事",场面一度很尴尬。

识别准确率实测

拿我家猫主子当实验对象,对着手机说:"今天给毛球开了个巅峰罐头",结果识别成"今天猫球开了个颠峰观头"。看来对宠物名字和品牌名词的识别还有待加强。不过日常对话倒是没问题,像"下班带杯奶茶"这种常规语句基本不会出错。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场景 正确率 响应速度
    安静环境 约92% 0.8-1.2秒
    地铁环境 约78% 1.5-2秒
    带背景音乐 约65% 1.8-2.5秒

    和别的输入法掰手腕

    上周拉着室友做了个对比测试,拿他安卓机的搜狗输入法和我iPhone自带键盘PK。结果发现:

    • 普通话识别:两者不相上下
    • 方言识别:搜狗支持23种方言,苹果只有8种
    • 中英混输:说"帮我check下schedule",苹果会自动加空格,搜狗会连写成"check下schedule"

    有个隐藏优势你可能不知道

    苹果的语音输入不需要联网!有次在飞机上试了下,虽然不能实时翻译,但基础的中文转文字照样能用。反观很多第三方输入法,断网后就完全哑火了。

    这些细节让人又爱又恨

    最抓狂的是标点符号——每次说完"句号"它真的会在句尾打上"句号"两个字。不过也有贴心的时候,比如连续说话时会自动分段,说"逗号"也能正确识别成标点。

    还有次在家族群里发语音转文字,说到"二姨最近腰疼",结果识别成"21最近要疼"。表弟在下面回了个"21号要疼?是要来大姨妈吗?"气得二姨直接发了条60秒语音过来。

    适合哪些人用?

    • 外卖小哥边骑车边回复消息
    • 宝妈一手抱娃一手打字
    • 记性差的老人家(我妈现在发微信都是直接说话转文字)

    不过要是需要处理专业文档,还是建议老老实实用键盘。上次试着用语音写周报,"KPI"被识别成"开屁",差点没被老板当场开除。

    方言选手的辛酸史

    作为湖南人,试过用长沙话点外卖:"搞碗牛肉粉咯,要宽汤滴"。系统转出来是"搞完牛肉粉了,要款商低"。老板打电话来确认了三次,最后送来碗"宽汤底牛肉粉",别说,味道还挺正宗。

    方言类型 识别准确率
    四川话 约82%
    粤语 约75%
    闽南语 不足60%

    和Siri的梦幻联动

    发现个有趣玩法:先唤醒Siri说"打开微信给老王发消息",然后直接说内容。系统会自动跳转到微信界面,说的话已经转成文字在输入框里,检查下就能发送。适合开车等真正腾不开手的场景。

    不过有次翻车经历永生难忘——让Siri帮忙给女友发"今晚去吃法餐吧",结果手机识别成"今晚去吃发春吧"。现在每次去那家餐厅,服务员看我们的眼神都怪怪的。

    电量消耗实测

    连续使用30分钟语音输入,手机发热量和耗电量都在可接受范围。比刷短视频凉快多了,不过夏天户外使用还是会觉得后背发烫。建议长时间使用的话,还是找个阴凉地儿。

    最近升级iOS17后发现个变化:语音输入时键盘区域会微微震动反馈,就像真的在打字一样。这个细节挺有意思,不过第一次用的时候还以为手机坏了。

    要说最惊喜的,还是发现它能识别部分中英文混搭的句子。有次开会说到"这个case需要brainstorming",居然完整识别出来了。不过说太快还是会变成"这个凯斯需要不认思到明",会议室里憋笑憋得差点内伤。

    现在遛狗时经常举着手机自言自语,邻居大概觉得我疯了。不过能边散步边处理工作消息,谁还在意别人怎么看呢。就是我家金毛总以为我在和它说话,动不动就凑过来舔手机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