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在咖啡厅赶着给客户发合同,掏出iPhone对着文件咔擦几下,结果发现「扫描件怎么发不出去啊?」。现在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藏在「文件」App里的扫描神器,到底有哪些用起来会让人跺脚的限制。

一、文件类型和大小门槛

用自带扫描功能时,系统默认生成PDF或JPEG格式。上周我想扫描设计师给的PSD样稿,结果发现压根不支持专业格式,最后只能借同事的安卓机搞定。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文件类型 PDF/JPEG PSD/DWG Word/Excel
    支持情况 ✅ 自动生成 ❌ 无法识别 ⚠️ 需转存后扫描

    遇到过最头疼的是扫描200页的产品手册,系统虽然能分页保存,但超过500MB的文件根本传不了微信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iOS对邮件附件限制是20MB,iMessage倒是能传大文件,可客户都不用苹果设备...

    二、扫描质量看天吃饭

    • 摄像头素质决定上限:我的iPhone 12在阴天扫描发票,识别率明显比同事的14 Pro低
    • 自动裁剪偶尔抽风:有次扫描A4纸边角料没裁干净,害得财务小妹来回确认三次
    • 反光处理不智能:扫描塑封证件时,得手动调整角度避开反光点

    三、这些场景容易掉链子

    上次在展会现场扫描产品手册,没网络连扫描件都存不了——系统要求必须关联iCloud账户。对比安卓机的离线扫描功能,这点确实不够人性化。

    使用场景 苹果扫描 某安卓品牌
    无网络环境 ❌ 无法保存 ✅ 正常使用
    连续扫描20页+ ⚠️ 容易卡顿 ✅ 流程顺畅

    还有个冷知识:系统版本低于iOS 13的设备压根没有这个扫描功能。上周帮老爸操作他的iPhone 8,翻遍设置都没找到入口,最后只能去App Store下第三方软件。

    四、编辑功能够用但不够强

    • 只能调整基础参数:对比度、亮度这些,想要锐化或去阴影得靠其他App
    • 批注工具太简单:签电子合发现没法添加手写签名
    • 多页管理反人类:扫描完10页标书得手动排序,漏页就得全部重来

    有次扫描合同急着盖章,发现扫描件不能直接转Word,最后还是用同事的小米手机搞定文字识别。虽然苹果后来在iOS 16加了实况文本,但和专门的OCR工具比还是差口气。

    五、隐私保护的双刃剑

    扫描完的文档默认存iCloud虽然安全,但上周在客户公司用别人电脑登录网页版iCloud时,差点把内部报价单泄露了。系统也没有「仅本次不保存」的选项,每次扫描完都得记得手动删除。

    办公室的行政小姐姐吐槽,她们处理大量纸质档案时,宁愿用老式扫描仪——虽然慢,但能直接生成带密码的PDF。苹果这个功能缺少文件加密选项,传敏感文档时总觉得心里不踏实。

    窗外的咖啡机发出熟悉的蒸汽声,提醒我又该续杯了。放下手机时,瞥见那个熟悉的扫描图标——它确实让生活方便不少,只是下次要扫描重要文件前,可能得先想想这些隐藏的注意事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