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帮闺蜜设置新iPad时,她突然指着屏幕问我:"这个黄色小本本图标是不是变样了?"我这才意识到,很多用户还没摸透系统升级后备忘录的隐藏技能。今天就带你解锁这些让人直呼"原来还能这样"的实用技巧。

一、智能文件夹:让杂乱笔记自动归位

以前整理笔记就像收拾孩子的乐高积木,现在升级后的智能文件夹会帮你自动分类。长按备忘录列表选择"新建智能文件夹",设置条件时你会发现:

  • 能按包含特定关键词(比如工作)自动归类
  • 可筛选带附件(扫描件/照片)的笔记
  • 支持日期范围筛选(上周修改过的笔记)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传统文件夹 智能文件夹
    手动拖拽文件 自动收录符合条件的笔记
    固定分类结构 动态更新内容
    仅支持单级目录 可嵌套在普通文件夹内

    实际应用场景

    我在「装修日记」智能文件夹里设置了"包含'预算表'且附有PDF"的条件,所有相关报价单就会自动跳进来,再也不用担心重要文件被淹没在几百条笔记里。

    二、快速笔记:灵感闪现时的闪电侠

    这次升级最让我惊喜的是从任意界面速记的功能。用Apple Pencil从右下角向屏幕中心轻扫,这个动作就像在纸质笔记本上"唰"地翻开新页。实测三种触发方式:

    • 手指/笔从右下角45度角上滑
    • 控制中心添加快速笔记按钮
    • 搭配键盘快捷键(Control+Command+N)

    临时记录妙招

    上周在咖啡馆看到书架设计灵感,边喝拿铁边用快速笔记勾了草图。返回主屏幕时,备忘录已经自动保存到指定分类,这个流畅度堪比专业速记员。

    三、协作功能:团队作战神器

    新加入的参与者权限管理让小组作业变得优雅。点击分享按钮时注意这三个新选项:

    • 「可编辑」模式:适合头脑风暴会议
    • 「仅查看」模式:发送给甲方的方案展示
    • 「允许邀请其他人」开关:控制协作范围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场景 推荐权限
    家庭购物清单 所有成员可编辑
    公司项目进度 仅负责人可修改
    活动邀请函 仅查看+禁止转发

    四、扫描文档:随身扫描仪进阶版

    相机图标里藏着的文档扫描功能,现在能自动识别多页连续扫描。实测扫描10页的合同文件:

    • 自动纠正倾斜页面(告别手动调整)
    • 智能识别页码顺序
    • 支持生成PDF或插入笔记

    上次帮老爸扫描老照片时,发现升级后的颜色增强功能能让泛黄的照片恢复本色,这个细节处理确实贴心。

    五、手写笔记优化:纸质书写体验

    用Apple Pencil写字的体验越来越接近真实纸笔:

    • 双击笔身切换工具(需在设置中启用)
    • 手写文字自动转文本(支持中英文混合)
    • 图形识别功能(画完图形稍作停顿自动规整)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旧版 新版
    单一笔触设置 压力敏感度可调节
    手动调整图形 智能识别38种图形
    固定纸张样式 自定义网格线颜色

    六、标签系统:信息高速公路

    升级后的标签功能更像智能书签,试试在任意位置输入项目进度这样的标签:

    • 支持在系统全局搜索中调用
    • 可组合多个标签精确检索
    • 自动生成标签云导航

    最近整理读书笔记时,用心理学认知偏差这样的组合标签,快速定位到所有相关案例,效率提升肉眼可见。

    七、模板功能:个性化你的数字笔记本

    终于不用每次新建笔记都重复画表格了!在设置中开启自定义模板后:

    • 内置11种专业模板(会议纪要/课程表等)
    • 支持导入PDF作为模板背景
    • 可创建个人专属模板库

    参考《苹果人机交互指南》的设计规范,我给自己做了个番茄工作法模板,时间管理变得轻松又有趣。

    八、搜索功能:直达信息深海

    现在搜索框能识别图片中的文字了!试着拍下书本某页然后直接搜索其中某个术语:

    • 支持手写文字识别(连笔字也能认)
    • 可搜索PDF内文字内容
    • 按对象类型过滤(包含表格/清单的笔记)

    九、回收站与版本管理

    误删找回功能变得更强大了:

    • 最近删除保留时长延长至40天
    • 支持查看笔记修改历史版本
    • 可恢复特定时间点的笔记状态

    十、iCloud同步优化

    新增加的选择性同步功能很实用:

    • 设置-备忘录中可指定同步文件夹
    • 支持仅下载最近使用的笔记
    • 离线编辑自动冲突解决机制

    写完这些技巧抬头看窗外,发现天色已暗。台灯下的iPad还在闪烁着备忘录图标,仿佛在说还有更多秘密等待发掘。下次在咖啡馆见到对着iPad皱眉的小伙伴,或许可以过去分享一两个这些鲜为人知的操作诀窍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