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八点,星巴克靠窗座位总能看到两种人:端着最新款iPad Pro画设计稿的自由职业者,和用基础款iPad记单词的学生党。这两台设备价格相差近万元,却都能在苹果官网卖得火热——这事儿细琢磨特别有意思。
藏在价格标签里的「读心术」
苹果的定价策略就像高级裁缝量体裁衣,把9.7英寸到12.9英寸的屏幕尺寸玩出了花。他们深谙一个道理:有人愿意为0.1毫米的机身厚度买单,也有人觉得能看视频就行。
各系列iPad核心差异对比
型号 | 起售价 | 杀手锏 | 隐藏客群 |
iPad Pro | ¥8999 | M2芯片+120Hz刷新率 | 影视工作室/建筑设计师 |
iPad Air | ¥4799 | 全面屏+Type-C接口 | 都市白领/自媒体博主 |
iPad mini | ¥3999 | 便携性+A15芯片 | 医学生/手游爱好者 |
基础款iPad | ¥2599 | 十年不卡的iOS系统 | 中小学生/老年用户 |
给土豪的「尊享感」设计
Pro系列贵得有道理:当你在官网选配到顶配时,2TB存储+5G版+妙控键盘+Apple Pencil的组合价能突破2万元,这价格都能买台MacBook Pro了。但影视公司就吃这套——他们需要现场导入8K素材时,iPad Pro确实是唯一能打的移动设备。
苹果在这块玩了个小心机:官网购买Pro系列默认展示最高配置,下拉才能看到基础版。这种视觉设计潜移默化地强化了「专业设备就该这个价」的心理暗示。
土豪三件套价格表
- 12.9寸iPad Pro 2TB蜂窝版:¥18499
- 妙控键盘:¥2699
- Apple Pencil 2代:¥999
中产的钱包攻防战
Air系列才是真正的走量之王,不信你看闲鱼上流转最多的机型。4799元的起售价刚好卡在「肉疼但踮脚够得着」的区间,配上教育优惠能直降500元。很多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会等到返校季入手,白嫖个AirPods耳机转手卖掉,相当于再省700块。
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:二手市场里,前年的Air机型残值率能保持65%以上。这种保值性反而刺激了新品销售——大家觉得反正以后能卖个好价钱,现在买着不亏。
年轻人的首台苹果设备
基础款iPad经常被戏称为「买系统送硬件」,但正是这种策略抓住了两类核心用户:
- 家长给初中生买网课设备时,2599元比安卓平板贵不了多少,还不用担心乱装游戏
- 老年人群体看中操作简单,视频通话清晰,而且线下店随时能找人帮忙设置
苹果在这块下了暗棋:虽然用的是非全贴合屏幕,但故意保留了3.5mm耳机孔。这样一来,学校采购上网课设备时,就不用额外配置转接头了。
暗度陈仓的「配件经济学」
当你以为买到就是终点时,苹果的镰刀才刚刚举起。第三方数据表明,78%的iPad用户会额外购买保护壳,43%会配触控笔,而官方配件利润率高达65%。
最绝的是Apple Pencil的兼容性设计:Pro款只支持高端机型,但基础款能用更便宜的初代笔。这种人为制造的「等级感」,让买Air的用户总感觉被提醒「你还不是尊贵的Pro用户」。
配件价格精妙区隔
配件类型 | Pro系列专用 | 通用款 |
触控笔 | ¥999(磁吸充电) | ¥799(闪电接口) |
键盘 | ¥2699(背光按键) | ¥1249(无触控板) |
秋风吹过苹果店玻璃幕墙时,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穿校服的中学生在基础款iPad上写作业,穿西装的商务人士拿着Pro改方案,而穿休闲装的年轻人正比较Air和mini的尺寸。他们可能永远不知道,自己站的位置和手里的设备,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消费动线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