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被朋友问:「用iPhone的话,买小米手环监测睡眠靠谱吗?」作为戴着小米手环睡觉半年的苹果用户,今天咱们就用实测数据聊聊这事。
一、监测数据:和苹果手表掰手腕
把小米手环9和苹果手表绑在同个手腕实测三天,发现这俩设备的睡眠数据就像双胞胎——相似度高得惊人。实测数据显示,两者的睡眠时长误差在15分钟以内。比如某天晚上苹果记录7小时31分,小米显示7小时48分,这种误差对于日常监测完全能接受。
监测维度 | 小米手环9 | Apple Watch |
睡眠时长误差 | ±15分钟 | ±10分钟 |
夜间平均心率 | 68-72次/分 | 69-73次/分 |
深睡阶段识别 | 体动+心率算法 | 体动+血氧算法 |
1.1 那些有意思的发现
- 苹果的「核心睡眠」≈小米的「深睡+浅睡」
- 快速眼动阶段识别误差不超过20分钟
- 凌晨3点起床喝水,两家设备都准确记录了清醒时间
二、苹果用户的真实体验
戴着iWatch睡觉的朋友应该都懂,半夜被金属表壳硌醒的酸爽。换成12克重的小米手环后,侧睡时经常忘记自己还戴着设备。更惊喜的是现在数据能完整同步到健康App,早上刷牙时就能在iPhone上查看睡眠报告。
2.1 这些细节要注意
- 同步需要Zepp Life应用,建议保持后台运行
- 午睡监测需要手动开启睡眠模式
- 手环位置要戴在腕骨上方2厘米处
三、续航焦虑终结者
苹果手表用户最懂的痛:睡前发现电量不足20%的绝望。小米手环的7天续航直接把睡眠监测变成无感操作,不用每天找充电器的快乐谁懂啊。实测发现开启全天心率监测的情况下,续航也能稳定在5天左右。
使用场景 | 小米手环9 | Apple Watch S9 |
纯睡眠监测 | 7天 | 1.5天 |
全天候佩戴 | 5天 | 18小时 |
最近给手环换了薄荷绿腕带,搭配iPhone的桌面组件倒是意外好看。要说缺点的话,iOS端确实没法自定义睡眠阶段名称,这点安卓用户就幸福多了。不过对于只想安心记录睡眠的人来说,299元的小玩意能做到这个程度,还要什么自行车呢?
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,腕间的手环又轻轻震动提醒该睡觉了。看着健康App里连续30天的睡眠曲线,突然发现规律作息也没那么难坚持。说到底,监测设备再精准,不如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来得实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