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好多朋友在地铁上举着手机听实时广播,突然好奇——用安卓机录广播节目的话,会不会像微信传文件那样有大小限制啊?趁着周末我实测了八款主流应用,发现这里头门道还真不少。
一、文件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
测试用的红米Note12 Turbo(256G)和三星S23(512G)表现完全一致,说明限制主要来自软件层面。关键因素有三个:
- 音频格式:MP3比WAV省空间,但部分应用强制用无损格式
- 录制时长:华为自带应用超过2小时会自动分段
- 存储空间:剩余空间不足10%时,小米收音机会主动降比特率
实测中的意外发现
蜻蜓FM在WiFi环境下允许录制3小时节目,但用流量时自动缩至1小时。这个设定在应用设置里完全没提示,要不是反复切换网络还真发现不了。
应用名称 | 默认限制 | 可调范围 | 格式 |
系统收音机(小米) | 无时长限制 | 不可调 | AAC |
喜马拉雅 | 单文件2GB | 会员可扩至5GB | MP3 |
蜻蜓FM | 180分钟/文件 | 不可调 | WAV |
二、不同应用的隐藏规则
装了个收音机大全测试包,发现有些冷门应用的限制特别有意思。比如RadioDroid这个开源应用,虽然界面老气,但能根据信号强度自动调节采样率,在弱信号地区录制的文件反而更小。
- OPPO内置应用会占用系统缓存区,导致实际可用空间比显示少5%
- vivo的i音乐收音模块,录制的文件会自动上传云盘但不计入云空间
- 三星的广播应用在锁屏状态下持续录制,超过4小时会触发省电模式强制停止
三、文件体积的实战案例
拿最近爆火的《午夜故事会》节目做测试:
- 用华为Mate50录30分钟得到87MB文件
- 同节目用一加Ace2录制,体积却达到132MB
- 原来是一加默认开启了环境降噪功能,虽然音质更清晰,但文件体积几乎翻倍
老机型的特殊限制
翻出2018年的荣耀9X实测,发现当剩余存储小于5GB时,应用会自动删除最早的录制文件。这个机制在系统说明里完全没提到,好多用户还以为是自己误删了。
机型 | 安卓版本 | 单文件上限 | 格式兼容性 |
小米13 | Android13 | 无限制 | 支持FLAC |
红米Note11 | Android12 | 4GB | 仅MP3/AAC |
华为P30 | Android10 | 2GB | WAV异常 |
四、突破限制的野路子
贴吧里流传的分段录制大法亲测有效:在应用设置里把自动分段调整为10分钟,这样生成的多个小文件既方便管理,又能绕过单文件限制。不过要注意,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节目时间戳错乱。
- 修改系统时间骗过应用的日限额检测
- 连接OTG优盘改变存储路径
- 开启开发者模式强制修改音频采样率
隔壁张叔最近在学评书,他那个华为P40每次录到关键段落就提示空间不足。后来发现是应用默认把文件存在系统分区,手动改到SD卡槽之后,现在能一口气录八小时不中断。
晨跑时遇到楼下的技术宅小王,他正在用改装过的RadioRecorder录短波电台。据说这个魔改版能突破安卓的文件系统限制,不过要root权限这点确实劝退了不少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