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圳万象城的Vertu专柜,我见过有位穿定制西装的男士,眼睛都没眨就刷了42万买下镶钻款Signature Touch。店员说这样的客人每月都会来几个,他们选手机就像普通人挑矿泉水——只看牌子不看价签。
一、定价背后的底气从哪来
当主流手机厂商还在比拼跑分和摄像头参数时,威图早就跳出了这个赛道。他们的工程师最得意的作品不是某个新功能,而是耗时8个月手工打造的鳄鱼皮手机后盖,每块皮料都要经过27道质检工序。
- 材料清单就是份奢侈品目录:5级钛金属边框的造价是普通铝合金的60倍,蓝宝石水晶屏幕能划伤它的只有钻石
- 时间成本才是真奢侈:普通手机流水线5分钟组装1台,威图工匠需要花50小时手工打磨
- 私人管家比手机更贵:购机附赠的24小时礼宾服务,去年帮客户订到过苏富比拍卖会的绝版威士忌
对比下就知道多夸张
威图Signature系列 | 某国产旗舰机 | 瑞士腕表品牌跨界款 | |
基础款价格 | ¥218,000 | ¥5,999 | ¥89,000 |
核心卖点 | 18K金按键/鳄鱼皮 | 1亿像素摄像头 | 机械表芯+安卓系统 |
交付周期 | 3-6个月定制 | 次日达 | 8-12周 |
二、消费者画像的AB面
在威图的VIP俱乐部里,藏着两个平行世界。张总是互联网新贵,他去年订的龙纹浮雕手机还没到货,却已经配好了同款纹样的雪茄盒。而王姐作为传统实业家,更看重那个红宝石电源键——和她收藏的翡翠镯子特别配。
- 新钱族:要的是即时炫耀价值,70%会选择现成的限量款
- 老钱族:偏爱低调的定制服务,连手机卡槽都要刻家族徽章
- 中间态:海外留学生群体,会买二手机当社交货币
三、价格标签如何改写市场规则
当小米们还在卷性价比时,威图玩的是反市场规律的操作。去年经济下行期,他们反而把经典款提价15%,结果销量同比涨了8%。这背后的逻辑就像茅台,喝的人不买,买的人不喝。
在深圳湾的游艇会上,我亲耳听到两位老板的对话:"Vertu现在算便宜了,我二十年前买的第一部就花了18万。"这种价格记忆锚定,让新客觉得花20多万买手机简直是捡漏。
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。前年推出的智能手表系列定价38万,结果滞销到要搭售手机才卖得动。事实证明,离开手机这个载体,单纯的奢侈电子设备很难复制成功。
夜幕降临时,威图专柜的灯光总是比周围店铺亮30%。这刻意营造的光晕效应,照着那些在橱窗前拍照打卡的年轻人。他们可能暂时买不起,但已经默默种下了"总有一天要拥有"的种子。而在三公里外的华强北,最新高仿威图手机已经支持指纹解锁,标价只要正品的1%。这两个平行世界,构成了奇妙的消费生态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