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帮闺蜜整理手机时,发现她的主屏幕塞着68个图标,找微信都要划屏3次。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小诀窍,我们的手机也能像咖啡店展示机那样清爽,不信你往下看。

一、先想清楚要怎么用

我见过有人按app颜色分类,结果粉色文件夹里混着经期记录和美颜相机。整理前建议先拿便签纸写:

  • 高频应用:微信、相机、地图这些每天用5次以上的
  • 中频工具:每周用2-3次的银行app或外卖软件
  • 低频杂物:半年才点开一次的运营商app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分类方式 适合人群 缺点规避
    按使用频率 务实派上班族 定期清理僵尸应用
    按颜色分类 视觉系博主 同色系图标要有功能关联
    按场景分类 多重身份斜杠青年 避免单个文件夹超过12个图标

    1. 给图标"瘦身"

    安卓用户长按图标选择"编辑图标",iOS16以上可以下载Color Widgets。把"中国工商银行"缩短为"工行","哔哩哔哩漫画"改成"漫画",瞬间腾出20%的视觉空间。

    2. 创建智能文件夹

    • 工作包:钉钉+邮箱+便签
    • 出行组:地图+打车+公交
    • 娱乐匣:视频+音乐+阅读

    二、善用负一屏和组件

    把天气、日历、待办事项放在屏幕最左侧的智能组件区,就像在书桌旁贴便利贴。我的设置是:

    • 顶部:日程表(显示接下来3小时事项)
    • 中部:健康数据(步数+睡眠监测)
    • 底部:智能情景(下班自动弹出交通路线)

    组件类型 推荐位置 尺寸选择
    信息类 屏幕顶端 中等矩形
    功能类 Dock栏上方 正方形小号
    装饰类 页面底部 长条形

    三、隐藏术的妙用

    安卓手机在桌面设置里能找到"隐藏应用",iOS用户可以把低频应用拖到App资源库。像银行app这种偶尔查账的,没必要在主屏占位置。

    推荐藏起来的五类应用:

    • 运营商服务(查流量用语音唤醒就行)
    • 系统自带但用不到的(比如股票)
    • 节日限定(双十一过后就藏起购物app)

    四、定期换壁纸检测法

    每月换壁纸时检查:

    • 有没有超过15天没点开的app
    • 重复功能的只保留1个(比如3个修图软件)
    • 文件夹里的应用是否还属于这个分类

    五、动态调整的巧思

    早上8点自动出现的通勤组件,晚上8点变成健身提醒。用快捷指令设置自动化场景,比静态排列更聪明。

    现在我的手机主屏只保留微信、相机等7个常用图标,其他都收纳在第二屏的智能文件夹里。早晨摸手机看天气时,不会再被杂乱的图标晃到眼睛,找应用也像在整理好的衣柜里拿衣服那样顺手。